植物功能性状调控凋落物分解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植物凋落物分解影响养分循环和土壤碳固存。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s)是调控凋落物分解的关键因子。长期以来,生态学家们关注叶片如何抵御食草动物的啃食。植物叶片的生物力学强度——穿刺、拉伸和剪切所需的力——通过“生后效应Afterlife Effect”对凋落物的可分解性产生重要影响。
课题组评估了186种不同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及湿地植物)的叶片,共测量了40项叶片性状,包括12项生物力学指标。使用穿刺测试、拉伸测试和剪切测试,分析这些力学特性如何影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结果显示,基于断裂长度的力学特性(length-based)比基于面积(mass-based)或基于质量(mass-based)的性状更能准确预测分解速度。其中,“穿刺力”是最强的预测因子,其次是“剪切力”。 决定植物凋落物分解快慢的关键因素中,除了传统认为的化学、结构及解剖学指标外,还包括叶片的生物力学强度。

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意义上仅依赖叶片质量面积比(LMA)等指标来预测分解速率的主流观点。认为组织密度相似的叶片,因生物力学性状的不同,分解速率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叶片的坚韧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密度,而更受其力学特性的影响。
通过将这些力学性状与传统的化学、结构及解剖学性状相互结合,以更全面地预测植物凋落物叶片的分解过程,不仅拓展了对植物性状的认知,也为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准确预测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分解速率有助于深化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养分循环及碳汇过程的理解,从而优化生态管理策略。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311、32460320)及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平台的资助。欢迎来到公海,欢迎来到赌船!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了研究思路与实验场地支持,欢迎来到公海,欢迎来到赌船!水土保持学院徐远杰教授对论文进行了深入指导。课题组带领的13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参与上述研究工作。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111/1365-2745.70019
(来源: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文/图:李泓纬, 王行/审核:彭建松/初审:张冉/复审:冷瑾/终审:张武先, 柏顺文/责任编辑:张冉)